“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、加強黨性修養(yǎng)、加強品格陶冶,老老實實做人,踏踏實實干事,清清白白為官,始終做到對黨忠誠、個人干凈、敢于擔當。”這是“共和國勛章”、“時代楷模”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富清在2016年版的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》第110頁的一段文字旁做下的標記。從硝煙彌漫的戰(zhàn)場到偏僻艱苦的來鳳縣,從戰(zhàn)場上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到轉(zhuǎn)業(yè)后深藏功與名,他初心不改、本色不移。深切緬懷張富清的英雄事跡,就是要學習他堅守初心本色的崇高品質(zhì)。
初心如炬,照徹一生。1948年3月,24歲的張富清參加西北野戰(zhàn)軍,成為二縱359旅718團二營六連的一名戰(zhàn)士。永豐戰(zhàn)役,戰(zhàn)況異常膠著,張富清所在的六連奉命擔任突擊連。拂曉,他和兩名戰(zhàn)友組成突擊組,匍匐前進率先攀上永豐城墻。他第一個跳下城墻,與敵人展開激戰(zhàn)。“等我回過神來,才感覺頭頂有血往下流,用手一摸,一塊頭皮翻了起來。這才意識到,一顆子彈剛剛擦著我的頭皮飛過。”擊退外圍敵人后,張富清沖到一座碉堡下,刨出一個土坑,把捆在一起的8顆手榴彈和1個炸藥包碼放在里面,將碉堡炸毀。戰(zhàn)場向來殘酷,沒有人是天生的勇者。“一沖上陣地,滿腦子是怎么消滅敵人,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。”這個在舊社會不得不去做長工、被國民黨軍抓壯丁有干不完雜務、挨不完毒打的漢中小伙,對那個苦難年代的世道不公有切膚之感、刻骨之痛。參加西北野戰(zhàn)軍,帶給了他自由,也帶給他“共產(chǎn)主義救中國”的信念。這個信念照亮了他的人生。
面臨重大的人生選擇時往往有小我與大我之間的博弈,在這兩者之間張富清顯然選擇了后者,彰顯了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的赤誠本色。1955年,張富清面臨退役轉(zhuǎn)業(yè),聽說湖北西部恩施條件艱苦,急缺干部,他二話不說:“我可以去!”聽說來鳳縣在恩施最偏遠、最困難,沒有絲毫猶豫,他又一口答應:“那我就去來鳳。”此后幾十年,張富清勤勞的身影,先后出現(xiàn)在糧食局、三胡區(qū)、卯洞公社、外貿(mào)局、建設銀行……雙腳很少再邁出來鳳。工作挑最苦最難的干,從不爭名爭利,張富清把余生獻給了來鳳。
初心不改、本色不移,才能堅守始終。2018年12月,來鳳縣委政法委干部張健全,小心翼翼地懷揣著一個包裹來到縣人社局。彼時,縣里正在按照上級統(tǒng)一安排,開展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。包裹里的物品取出——軍一等功一次,師一等功、二等功各一次,團一等功一次,兩次獲“戰(zhàn)斗英雄”稱號。在此之前,幾乎沒人知道這位90多歲的老人是一名特等功臣。曾經(jīng)浴血奮戰(zhàn)獲得的卓著戰(zhàn)功為什么會刻意封存、隱瞞不宣?這個問題成為了當時很多人的疑問。“當年和我并肩戰(zhàn)斗的那些戰(zhàn)友,許多都犧牲了。比起他們,我今天吃的、住的已經(jīng)很好了,我有什么資格把戰(zhàn)功拿出來顯擺?”這就是老英雄給我們的答案,在他的心中,黨和人民的利益永遠高于一切。其實,老英雄張富清能夠六十多年深藏功名沒有什么“密鑰”,他只是用澄澈的一生在踐行對黨忠誠、為民服務的初心本色。
先鋒傳遞薪火,精神代代賡續(xù)。建行湖北省分行以老英雄張富清之名成立尊師重教公益基金;張富清老兵志愿服務隊穿梭大街小巷、行走田間地頭;張富清老班長工作室的志愿者們上門入戶為退役軍人開展困難幫扶……如今,有越來越多的“張富清”接過精神的旗幟,守初心、擔使命,默默奉獻,燭照他人。